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论甘温除热法在虚热肺痿证治中的应用



肺痿是一种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临床以虚热肺痿常见,其本质离不开内伤而呈现一派虚热之象。通过对前者病因的整理和后者理论的探析,认为甘温补法在临床虚热肺痿的治疗中占有一定地位。

1.“温能除大热”的理论基础

“温能除大热”的理论思想首见于《内经》,而将其明确提出作为治则始于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兰室秘藏·小儿门》黄芪汤下自注曰:“此三味皆甘温能补元气,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以酸收之”。李东垣以《内经》为基础,阐释了甘温药物能除热的思想。后世张景岳对劳倦发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凡劳倦伤脾而发热者,以脾阴不足,故易于伤,伤则热生于肌肉之分,亦阴虚也”,指出劳倦虚热既可由单纯元气虚弱而发热,也可由于热势不退,而同时存在阴气不足,或热气耗伤阴液的因素。

2.甘温除热法指导肺痿论治

甘除之

虚热痿肺,津伤叶焦,阴液亏虚,证见喘咳,咽喉干燥,痰黏难咳,还可能有口干欲得凉润,舌红少苔,脉象虚数等。如张景岳云:“凡内证发热者,多属阴虚,或因积热,然必有内证相应,而其来也渐。盖阴虚者必伤精,伤精者必连脏。故其在上而连肺者,必喘急咳嗽。”阴虚则血虚,故阴虚内热的同时,亦可见血虚发热,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云:“饮食劳倦伤脾,则不能生血,故血虚则发热,热则气散血耗而无力。”故佐以甘温之参、桂、芪、术、枣等味补血养阴除热,阴足则热自退,如归脾汤、人参养营汤。此种情况,大忌用苦寒之药泻胃土。

甘补之

脾胃运化腐熟水谷,肺主气司呼吸,脾胃传输旳饮食水谷之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之清气结合变化而成宗气,乃“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二者相辅相成,若胃气不足,气虚及阴,也可致阴虚内热,如《内经》所言:“有所劳倦,……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证见呕逆,不嗜食,胃脘寒,可用芪、草、参温补脾胃,复其职司,也有助肺益气之用。

甘散之

李东垣在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本旨中有云:“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加升麻、柴胡以引之,……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景岳全书》有云:“如东垣用此以治劳倦内伤发热等证,虽曰为助阳也,非发汗也,然实有不散而散之意,故于劳倦感寒,或阳虚痎疟及脾气下陷等证,则最所宜也”。可以看出对虚人感寒,如赵献可云“以补中益气汤一方为主,加味出入”,振复正气,赶邪外出而除热。同时体现出“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疗思想。

[1]蒋於琨,杨帆,张伟.论甘温除热法在虚热肺痿证治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21,41(10):1270-1272.

山东省中医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科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东院
周二上午西院(特需门诊)
周四上午东院(特需门诊)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