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孩子被欺负,三流父母说“忍一下”,二流父母说“打回去”,一流父母……

如果你的孩子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是教他勇敢地打回去,还是大度的宽容对方?

最近在一档儿童观察类的节目中,就有两个孩子因小事动起了手。

当时一群孩子坐在场地休息,老师叫大家集合,准备上课,孩子们便纷纷起身前去。

一个叫“小薯条”的孩子在经过同学“维尼”的时候,想叫他一起去集合,便用手揪了一下对方的头发。

可维尼会错了意,以为小薯条是在挑衅,二话不说就把小薯条拽了一个大跟头。

小薯条趴在地上哇哇大哭,实习教官王弢看到了以后马上跑过来安慰:

“没事,不哭不哭。他欺负你你倒是还回去啊!”

接着教官又鼓励小薯条:

“别怕,他欺负你,你就还回去!”


然后拉着小薯条的手就朝维尼打了回去。

这段节目一经播出就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我看了一下,发现网上的声音主要分为两派。

一些家长认为教官的做法不够妥当,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是应该冷静对待。

同学之间有矛盾了要去沟通,实在不行就躲得远一点,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另外一种声音则支持教官,认为孩子被欺负了就应该打回去,只有学会“以暴制暴”,别人才不敢欺负自己。

“忍下来”“打回去”,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是大多数家长都会采取的方式。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任何一种极端的做法背后,都有巨大的隐患。

美国权威杂志Am J Psychiatry曾做过一项长达几十年的研究,他们对8000个曾有过“被欺凌”经历的人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表明:

那些童年被人欺凌,又经常隐忍,退让的人心理健康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比如容易焦虑,患抑郁症可能性更高。

同时研究还发现,这些人的性格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软弱型人格,她们自卑,没有活力,对很多事都逆来顺受;

另外一类是仇恨型人格,他们敏感,易怒,愿意记仇,会因为小事而发火,在对待弱者时会更加苛刻。

软弱和仇恨,两种性格都存在明显的缺陷。

所以通过这个调查我们就可以明白:

如果孩子受到欺凌时总是示弱的话,之后就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那应该教孩子敢于反抗,用武力解决问题可以吗?

前段时间,沈阳的一位父亲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


沈阳的一个小男孩在学校被人欺负了,回家后他的爸爸是这么教育他的:

“为什么不敢打人?来,你用这只手打我。”

“儿子我告诉你,我如果再听说他打你了你没还手,那爸爸肯定发脾气。”

“如果你要打赢了爸爸就奖励,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买什么。”

留言中有很多人认同这种教育方式,支持孩子打回去。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视频中的孩子真的听了爸爸的话会怎么样?

他回学校把别的孩子打了,爸爸就奖励一个游戏机、一个小汽车。

那孩子就会得到一种信号:

打人是好事,只要我打人了就能得到奖励。

那么在这种教育之下,孩子会越来越习惯于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将来很可能做出更过分的举动。

那时候,再说什么就都晚了。

其实孩子之间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都是成长过程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然而,家长的态度,却会十足地影响孩子的处事方式,甚至未来人生的走向。

所以我觉得一味教孩子崇尚暴力,或是过度忍让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我们真的想把孩子教育成一个进退有度的人,当孩子被人欺负时就应该这么做。

(1)充分地理解孩子

当听到孩子被欺负了之后,千万不要对孩子说“打回去啊,怕什么。”

或是“他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之类的话。

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让他更加难过和自责。

在听完孩子的遭遇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表示理解。

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明白你的感受:

你不还手不是因为你软弱,而是因为你是个善良的小孩,不想用暴力伤害别人。

你不吵架不是因为你理亏,而是因为你是个有素质的小孩,不愿意和别人计较太多。

多说一些这样的话来安抚孩子,这样他才可以尽快让情绪稳定下来。

(2)不要过多参与,尊重孩子的决定

其实很多时候造成孩子之间矛盾的都是小事,可能是一句话、一次游戏、或是一支笔这么简单。

但我们不能因为是小事,就不当一回事。

因为家长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可能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影响。

比如我前段时间带孩子出去玩,看到两个孩子打架。

俩家的家长本来在一旁聊天,看到孩子打起来了赶忙跑过来制止。

那个欺负人家长道歉的话还没说出口,被打的孩子家长就说:“哎呀小孩子闹着玩怎么还动手了,赶快住手。”

接着又说:“我家孩子皮厚,打两下没事,你们也别骂孩子。”

在此过程中,那个被打的小孩就站在一旁,泪水在眼里打转,一声不吭。

仿佛他才是那个犯了错的孩子。

看到这一幕,我真的很心疼那个被欺负的小孩。

被欺负的是他,被安慰的却是别人。

如果他这时候提出不满,还可能会被大人们说成不听话的小孩。

不知道当时那个孩子是什么心情,愤怒,委屈,自卑,还是失望?

又或者是这些情绪全部都有?

当遇到孩子被欺负的情况时,家长不要过多去干涉,更不要自作主张地为孩子去做一些决定。

受委屈的人是孩子,那没有人可以替他原谅别人。

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机会。

我们只要帮孩子稳定住情绪,然后为他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即可。

(3)为孩子做最坚强的“后盾”

造成一些孩子性格软弱的最大原因,就是不自信。

所以越是在孩子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会和他站在一起。

告诉孩子,如果其他同学的哪种行为让你不舒服了,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可以这么对同学说:

“我很珍惜你这个朋友,但你的做法让我不舒服了,希望你下次不要这样了好吗。”

甚至可以再强硬一点,直接说: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你再打我,我一定会还手的!”

想告诉别人“自己不是好欺负的”不一定要用手,还可以用自己强硬的态度。

如果对方也把你当做朋友,自然会重视你的话;如果对方觉得你多事,那么就离他远一点。

他要是纠缠不休,还来找你麻烦,那么你告诉妈妈,我会去找老师和对方的家长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家长用实际行动,去向孩子证明会永远保护他的时候。

孩子自己也会受到鼓舞,在下一次遇到其他同学的不友善行为时,也就有了保护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对孩子来说,被欺负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当他受人欺凌、一肚子委屈想要去找父母倾诉的时候,换来的却只是一句:“真丢人,只会被打”。

其实不管是在面对欺凌也好,面对生活中会经历的其他困难也罢。

一味地教孩子“打回去”或是“忍下去”都是不可取的,重要是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让他拥有一颗不卑不亢的心。

做到遇事“不冲动,不妥协”,不主动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有底气迎接来自生活的风和雨,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最后,希望大家能点个“在看”,也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爸爸妈妈的守护下,拥有一个安稳、快乐的童年。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