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计算机行业报告:数字经济是核心主线,数据要素流通铸造新机遇

报告出品/作者:中信证券、阎贵成、金戈、于芳博、甘洋科、应瑛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

------

数字经济内涵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主要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价值化等环节。其中,新基建与信创构成产业数字化的底座,数据要素价值化推动数字产业化,为新基建和信创奠定数字技术基础,进而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闭环。

数字经济打造经济复苏新动能

数字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中国信通院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产业数字化主导地位持续巩固。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演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比重为32.5%,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向纵深加速发展。

产业数字化:新基建与信创是基础,国产基础软硬件生态逐步成熟

美国限制中国高科技发展措施不断,关键核心领域自主可控紧迫性上升。信创产业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是关键领域的全面安全,实现软硬件高度自立自强,并逐步实现政务云的国产化。

新基建与信创助力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安全底座,目前信创生态逐步成熟。信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通过行业应用拉动构建国产化信息技术软硬件底层架构体系和全周期生态体系,解决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为中国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字基础,为当前国内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底座。在基础硬件(芯片、整机终端等)、平台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中间件等)、行业应用(应用软件、行业解决方案等)以及信息安全等环节均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国产厂商。

产业数字化场景:工业互联网

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定义: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Internet)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产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工业互联网覆盖产业包括直接产业和渗透产业,直接产业主要由网络、平台、安全三大部分构成,其中网络为基础,平台为核心,安全为保障,同时工业互联网与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渗透产业的经济发展。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包括设备、网络、平台、软件、应用层以及安全防护体系,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网络向下接入各种工业设备、产品及服务、物料等,向上为各种软件提供海量的标准化工业数据和模型,为全产业链的核心。工业互联网平台由边缘与连接层、IaaS层、PaaS层及SaaS层构成。

产业数字化场景:工业互联网

我国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末尾,成为了工业大国,但不是工业强国。

工业软件的发展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而起,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PC的应用为标志。对于一家普通工厂而言,通常只需要MES和ERP,一个是面向自动化制造,一个是面向业务管理,国内MES和ERP有所发展。但是因为大多数行业都是追赶过程,而非正向研发,因此CAD等软件主要需要进口。

工业3.0阶段,制造、销售、研发设计都是割裂的,工业4.0重点是将研发、制造和销售融合。

1)伴随国内3C、航空、汽车、机械等向无人区进军,海外成熟工业软件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企业需求;2)工业4.0,促进不同系统不断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工业软件向云化发展,形成平台+APP式发展。

产业数字化场景:工业互联网

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工业互联网。为了顺应工业互联网潮流,企业也在加速转型:传统工业设备龙头企业纷纷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如航天科工、海尔、三一重工、富士康等;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则主要为企业提供基础平台支撑,推出或合作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华为为代表的ICT厂商,则在边缘层和基础平台上对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同时还包括一些传统IT企业将原有的解决方案向工业领域延伸,如用友、东方国信等,加速传统软件云化发展,并强化工业机理模型的部署。

产业数字化场景:医疗

医疗数据包括诊疗数据、研发数据、患者数据、支付/医保数据等多方面,涵盖了大量基于患者、病种、药品在内的多样化数据;

当前国家高度关注医疗服务水平和临床治疗能力的提升,电子病历的建设和普及,一方面是汇聚标准的诊疗数据,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可用于临床研究,推动医疗治疗能力提升;

以诊疗和个人健康数据为例,医院/药企/保险公司/医疗器械厂商/互联网平台等,均可基于诊疗和个人健康数据,实现自身研发/服务/运用水平的提升;例如,慢病管理,医生可以通过慢病类大数据和患者个人的情况,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用药和治疗服务,通过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实现对慢病患者的院外管理,延长患者生命。

产业数字化场景:政务

政府单位作为各行业的主管部门,涉及的政务数据覆盖全行业,具备较强的权威性/完整性/可靠性,因为在金融/民生建设/教育等多领域都有较高价值;

例如:2020年,青岛市政务数据中台开放了包括工商、税务、人社、公积金、不动产以及各类公共信用数据56类、398个字段,涉及可深度利用的各类政务数据达到1216万条。1)将30余项社保,就业相关接口与多家银行机构实现开发和对接,大幅度提升贷款审批效率;2)将社保,就业等接口与银行机构对接,建成了“静默”养老认证,实现养老金的自动发放等;

数据要素需具备经济效益,政府持续推进构建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要素是指能为使用者带来经济效益的数据。因此,数据要素是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形成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数据。

国家发展重心从大数据产业走向全面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早在2014年,“大数据”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中央政治局基于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集中学习,明确提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保障及改善民生;2020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要素确认为五大要素之一,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2022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强调要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促进数据依法有序流动,结合实际统筹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数据平台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11月16日,发改委《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加快出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制度规则,统筹推进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效益产生涉及多环节

数据要素因其使用价值,被称为是“新资源”、“新资产”、“新资本”,是链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重要桥梁。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749亿元,2020-2025年CAGR为26%。

数据要素的效应产生涉及多环节,包括要素供给、市场化流通、开发利用等,因此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过程中,需完善基础制度,明确数据要素所属权、运营权、使用权,确立要素交易市场、要素定价和交易等制度,从而构建全国统一的监管体系和标准,实现数据要素市场有序、安全、可靠的平稳运行。

数据要素市场核心环节:采集与供给

数据要素采集与供给是奠定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是一切经济效益产生的起点。

数据采集机构主要分为2类,一是采集企业/部门自身生产/运营/监管产生的数据,如政府各部门、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涉及数据收集的IOT厂商;一类是各软件厂商,通过服务客户获得大量原始数据,如ERP软件提供商的ERP软件中涉及大量企业运营数据。

考虑数据所属权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处早期的情况下,基于企业/部门自身产生的生产/运营/监管数据会成为数据要素主要供给群体。

存储技术发展为海量数据的管理提供重要支撑。数据存储分为传统存储方式和云存储方式,其中传统存储包括蓝光存储、自建机房存储等,云存储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构建基于云的数据存储系统,实现对核心数据的存储、保护和及时调用能力。

数据要素市场核心环节:数据加工、加密

数据加工是将原始数据变成数据要素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

数据加工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数据脱敏、数据加密、数据审核等。

数据清洗:主要侧重在删除重复数据、无效数据,去除脏数据,提升数据质量;

数据标注:主要是将无序、不规则数据统一标准化,给数据打上特定标签,实现数据分类与整理;

数据脱敏:主要是对某些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的变形,实现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例如,用某种规律字符对敏感内容进行替换,从而破坏数据的可读性,并不保留原有语义和格式。

数据加密:主要是对数据的保护,减少数据泄露风险。本意是将一个信息经过加密钥匙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仅允许接收方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解密钥匙还原成明文后才具备使用价值。例如,通过Hash(密码算法)算法对于完整的数据进行Hash加密,使数据不可读。

数据审核:主要是通过各类检查规则来辨别缺失、无效或不一致的录入数据、是否仍包含有敏感数据等。

数据要素市场核心环节:确权

数据确权,明确数据所属主体,即明确数据所属权。根据当前数据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和公共数据三类。1)个人数据即包括个人特征的数据,也包括个人行为产生的数据,后者容易与企业数据混合一起;2)企业数据即包括日常经营产生的数据,也包括经个人同意后获取的数据;3)公共数据,即包括政府收集的个人、企业数据,又包括分析自然数据、经济数据等经加工后的数据。

数据确权:当前有原则性规定,但缺少可实操的清晰产权规则和监管方式

原则性规定层面,《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对个人信息使用的重要文件之一。法案提及:1)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2)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3)网络运营者以经营为目的收集重要数据或个人敏感信息的,应向所在地网信部门备案等。

区域性进行产权规则的部分制定,例如2021年11月,上海通过《上海市数据条例》,条例明确保护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人格权益,保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使用、加工等数据处理活动中拥有法定或者约定的财产权益。

数据要素市场核心环节:定价

定价缺乏统一标准,数据价值对客户具备差异性。一般资产定价主要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但考虑数据收集的难度、数据未来使用需求、数据交易的频次等差异性,传统定价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多数交易以协议定价(磋商)为主要定价方式,参考市场法和成本法为主,其中数据服务商会存在固定定价,如每条API调用设置一个固定价格。

当前数据定价存在三个主要问题:1)定价标准,数据价值对下游的差异性,加剧统一定价难度;2)定价规范,数据定价的监管难度相对较大,协商本身造成交易周期拉长;3)缺少评估机构,数据作为资产的一种,应有权威机构进行定价评估和价格指导。

海外定价:多以固定价格和协议定价为准。例如Weathernews出售的全球气象数据,则采用协议定价的方式向南方航空等公司出售。

数据要素市场核心环节:流通

数据流通,即数据的流转,一般由数据交易+数据共享构成。

数据交易的流通分为:数据撮合交易(如各地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平台)、数据服务提供商(如wind、AIS等)。

数据流通平台一般由可交易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交付环境构成,是数据流通的IT基座。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