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征文】原创:神奇的万象洞

寻梦向天歌/文图

我的家乡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有一处久负盛名的旅游景点叫万象洞。万象洞,位于汉王镇白龙江南岸的景山山腰。距武都城仅十五公里,国道212线高速公路、兰渝铁路将横穿景区。据地质专家们考证,该洞已有2.5亿至3亿年的历史,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景致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天然溶洞,可与举世闻名的黄龙洞、桂林冠岩、云南建水燕子洞相媲美。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灵秀。位列中国四大名洞之一。洞内石笋林立,形态万千,景点星罗棋布,有步移景变之说。这些巧夺天工的人间奇景,千姿百态,包罗万象,称得上是一个精巧奇特,玲珑剔透的工艺品陈列馆,神奇宏丽、璀璨炫目的地府龙宫。享有“华夏北方第一洞”的盛誉,号称“地下文化长廊”,又称“地下艺术宫殿”。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

万象洞,深不可测,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相传通文县天池。全年恒温(14度),氧气充足。洞口海拔1150米,高出白龙江150米。洞内现已开发开放4.5千米,36万平方米,已定名的景点有“伟人会晤”等270多处,尚有许多不能准确定名。根据溶洞滴石造型的像型特征和景石荟萃的群体风貌,洞内分为月宫、龙宫、天宫三大洞天九个景区。

就是这样一处溶洞奇观在改革开放以前却仍然是被闲置在半山腰的自然资源,隐藏在杂草稀疏的大山怀抱里。从万象洞未被开发利用到成立专门机构进行道路、灯光等配套设施开发,从徒步攀登几里崎岖山路,举着火把游览洞内景致,再到驱车经过白龙江上新建的钢筋水泥大桥,绕过盘山公路,进洞后在霓虹灯光的照耀下欣赏奇观,先后几次游览万象洞的不同经历使我亲身感受了改革开放30年给旅游事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上初中时,学校组织我们集体游览万象洞。因为从学校到万象洞有40多里路程,所以临出发的头一天晚上,我们每人用自家的细竹棍捆扎了一个长长的火把,准备了水壶和干粮。当天清晨我们乘着凉爽宜人空气,排队唱着歌曲,一路沿白龙江顺流而下到达高耸入云的桦林山下,穿过白龙江上的铁索木板桥,接着由蜿蜒盘旋的羊肠小道向山腰攀登,偶尔向陡峭险峻的山下一望,只见白龙江水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惊险感觉。到达洞口由于没有停留休整的场所,我们顾不上歇息就各自点燃手里的火把陆续走进洞里,随着火把的长龙慢慢地向里头延伸,在忽明忽暗的火光里看洞内景观,就像雾里看花一般,朦朦胧胧地看不真切。少年时代初次游览万象洞感到山险路陡,交通不便,让人难以体味万象洞这一天下奇观独特的人文内涵和魅力。

时隔几年之后,万象洞旅游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1986年武都县成立了万象洞管理所,对洞内各个景点进行了准确定位和命名,编辑出版了万象洞宣传画册,启动了周围山坡造林绿化。投入资金对洞内旅游道路进行了铺设修补,加固了防护栏杆等安全设施。起初在洞内架设安装了白炽灯,1992年全部改装成日光灯,到2003年又改装电脑控制的投光灯、反射灯、喷雾灯和草坪灯等3600多只,游人在五彩缤纷的灯光下欣赏洞内奇景。开发中还将洞口前一条壕沟的两道山梁合理利用起来,架设修建了一座仿古式的楼台亭榭,与洞前开辟平整出的一块2300多平方米的空地恰到好处地联结在一起,成为观光游客休闲娱乐的绝好场所。随着旅游环境条件的逐步改善,来万象洞观光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

为了优化万象洞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品位,从1986年开始到1990年通过以工代赈形式修通了到达万象洞的5公里盘山公路。2002年国家投入320万元资金,将原来由汉王镇将军石通往万象洞的白龙江铁索木板桥拆除之后,新建了长108米、宽7.5 米的钢筋水泥大桥。2006年又对公路加宽铺油,修建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随着道路的铺油硬化,乡村群众在公路附近开办了农家乐,为各地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如今,万象洞周围的山坡上变得绿树成荫,交通更比原来便利得多了,游客们到洞内可以仔细鉴赏各种造型的奇观,站在洞口的楼亭上能够凭目展望白龙江畔的田园风光。万象洞之所以能有今天,无不归功于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好政策啊!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