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正文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爱奇艺接档的主打剧《显微镜下的大明》没有收获预期的热度,但爱奇艺年初这波仍旧稳赢企鹅,迷雾剧场还有一部风格仅此一份的短剧——《平原上的摩西》。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王牌ip“迷雾剧场”、“东北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双雪涛的原著、柏林电影节剧集单元入围作品,这是《平原上的摩西》的三个宣传点。

刘昊然和周冬雨主演的电影版《平原上的火焰》迟迟不能过审上映,注定成为一个失败项目,这又为剧版增添了一点神秘色彩。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把他当成“迷雾剧场”典型剧集的观众将失望透顶,因为它不是悬疑剧,弹幕里所有的“前方高能”都是网友给你开的空头支票。

导演张大磊对探案的紧张氛围和激烈的戏剧冲突都不感兴趣,他在用慢火煮一壶苦茶,拍摄手法完全反商业,用精湛的镜头语言和影视剧中几近绝迹的长镜头,组成了一部超长的纪录片式的文艺电影。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整部剧很少去虚化背景人和弱化背景声,为了呈现真实,环境音成为了营造作品氛围的一部分,火车汽笛声、小贩吆喝声、狗叫、虫鸣、喜之郎电视广告……这些声音都成为还原时代的碎片,印象中上一部大量收录外部环境音的剧集还是2003年的《马大帅》。

《平原上的摩西》不可能大火,在抖音时代,大部分人即便开2倍速,一集还没有播完就要骂娘。《平原上的摩西》也会收获无数赞誉,那些被筛选后的观众可能会反复咀嚼,尤其是在90年代和世纪初长大的那批人。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双雪涛说自己在写小说的时候,那些曾经记不住的回忆也会被一些无形的钩子从心底给一点点钩出来。与其说《平原上的摩西》在回忆时代,不如说是在寻找时代。

严格讲,“东北文艺复兴”这个词从诞生以来就是错的,建国后的东北文化一直都“兴”,新世纪以后仍旧处于面向全国输出的态势。用“复兴”除了往西方这个词汇上靠以外,也是东北文化与经济反差带来的错觉,经济萎靡,文化繁盛,文艺便成了“复兴”。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如果想在“文艺复兴”前加个最妥帖的前缀,其实应该叫“中国文艺复兴”。

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商业场景,复古都成为了一种潮流,年轻人喜欢citypop、蒸汽波、梦核、港风、工业时代风、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大家用现代化的方式去反现代化。

年轻人知道自己在当下时代是被“阉割”的,所以想在“文艺复兴”中找到浪漫和朝气。但那个时代的气质不是单一的,硬币有正反面,而时代的反面就是《平原上的摩西》所呈现出的——五彩斑斓的黑。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导演张大磊把故事的背景从沈阳搬到了自己的家乡呼和浩特,但北方工业时代的气质没有多大变化,有棚户区、筒子楼、烟囱、荒原、工厂、桥洞……但也有舞厅、KTV、酒馆、咖啡……城市治安混乱、人们暮气沉沉。

下岗潮时期,男主庄树和女主李斐两家人私交甚好,多年前的一个平安夜,小李斐约定在平原上为小庄树放一场火,由于她衣服里包着汽油,致使她和父亲在打车时被警察误会,误打误撞成为了抢劫出租车杀害警察的逃犯,她也在车祸中失去了一条腿。男女主自此在对方的生活中消失,当男主庄树成为了警察后,他们因为这个案件重聚,不过一切都没了意义。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剧中的几个主要演员都有高水准的发挥,董子健、邱天把童年时期庄树和李斐的特质沿袭了下来,随着剧情的进展董子健有个很明显的变化,他的呼和浩特口音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地道。海清这样的戏骨不用担心撑不起角色,最让人惊喜的是另一位“东北文艺复兴”的重要组成人物——董宝石。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作为一个靠洗脑神曲火起来,没接受过任何表演训练的说唱歌手,观众不会对他抱什么希望。可在这几位主演里,饰演男主角庄树父亲庄德增的董宝石却意外成为了演得最好的那个。

董宝石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演戏的方式跟写歌的方式差不多,就是用尽全力去感知。他的表演方式类似于赵本山,自下而上的感知,这种表演少有表演痕迹,这么多年学院派演员都很难企及。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庄德增是个重情义又顾家的好男人,同时又是能在下岗潮中东山再起的有能力的幸运儿,可人过中年,他收获的只有孤独。

除了董宝石的表演天赋外,他能演好这个人物的答案都藏在了说唱里。

董宝石最有个人风格的专辑《你的老舅》已经证实了他是个东北观察家,他与“东北文艺复兴”三杰同样是下岗群体的“子一辈”,他接触过许多“范德彪”那样的虚幻落寞者,也接触过杀出重围的成功者,悲欢离合都看在眼中。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二三十年过去了,东北仍有一大批人在下岗的伤痛中走不出来,他们以50岁以上的男人为主,活在铁西区和其他的老工业区,可能没有工作甚至没有家庭,住在20一天的小旅馆里,钻研如何搞坏共享单车的锁以获得免费坐骑。

有钱就和老哥几个在小吃部醉生梦死,到旧货市场淘一部老款智能机探寻网络姻缘,没钱就出门干两天力工,赚到了钱循环往复。作为曾经“写写饶舌小歌曲”的无业游民,这些人董宝石也懂。

全民恐惧的百鬼夜行

《平原上的摩西》这个故事最初的灵感来自沈阳“三八”大案,故事中的连环案件在那个年代并不稀奇,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去年的“唐山打人”事件能引起举国激愤,足以见得新时代的治安有多好。

二三十年前的出租车司机是高危职业,尤其是夜班司机。因为处在下岗边缘,小时候我的父亲也曾想去做出租司机,后来被母亲严词拒绝,那时候在驾驶位安装铁丝网成了出租车司机最爱干的事。新时代司机们有行车记录仪、车内监控和联网报警系统,这样的危险不复存在了。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小时候我很怕母亲夜间独自出行,那些罪犯会手持瓦工锤子,尾随独行女性,在楼道里一锤子敲碎脑壳,抢走钱财逃之夭夭。这种瓦工的锤子在东北叫“刨锛儿”,这些罪犯就有了“刨锛儿党”的统称。现在小区有门禁和监控,夜间有巡逻警察,这样的案件也多年未听说了。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故事把案件设置在下岗潮时期,也是在呈现下岗带来的治安问题,当无所事事的穷鬼遍布街头,铤而走险的事就成为普遍,他们需要用希望去安抚。

社会在那个特殊时期送给他们的麻醉剂就是彩票。当时的彩票与现在不同,它的购买与开奖有时会借着一场盛大仪式举行,主持人激昂地描绘着辉煌明天,而希望都在一张两块钱的彩票里,上万人聚集在人民广场等待天降大奖。就这一张纸,不知道拯救了多少想要剑走偏锋的人。

为什么我们注定要分离

案件是《平原上的摩西》中把角色连接在一起的核心,但整个故事想讲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命运对人的捉弄和人与人的分离。

作为赶上了那个年代尾巴的小孩,对这种分离不会陌生,它是下岗潮带来的连锁反应。庄树的父亲庄德增作为卷烟厂的小领导,在下岗后成为了一名商人,是下岗后比较成功的那批人,他的命运与厂子里的工友们走向分离。庄树家境殷实,如愿成为了一名警察,他的命运与消失在人海的残疾女孩李斐走向分离。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除了命运,那个年代的人在情感上也走向分离。庄德增的工友们因为下岗危机与他产生间隙,十几年后他们才能共同相聚在酒桌上欢唱苏联歌曲,但这不过是个形式上的圆满,他们之间的感情再不可能回到从前。庄树为探知真相与李斐各划一只船在湖面上相聚,他们同样找不回过去,庄树想靠近李斐,可小船时近时远,始终调整不好距离。他们之间熟悉到足够陌生。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庄德增一家搬进了大房子,没法在家属楼与工友做邻居,妻子与他分居,儿子鲜少回家,到了中年日子过得孤家寡人。李斐躲藏在一家复印社里,与中医馆的小老板谈着一场没有爱情的恋爱,她和庄树都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朋友。下岗潮让相聚一起的人在地理上也变得遥远。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庄树与李斐的分离与相聚都是因为那个莫名其妙的案件,如果不是童年的那场约定,他们不会人生不会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命运就是这样戏弄了两个无辜的孩子。

在《圣经·出埃及记》中,先知摩西带着希伯来人逃出埃及,因为他心诚,神使红海分开,希伯来人如履平地。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摩西是人们的希望和救赎,李斐性格孤冷,她把庄树当成自己的救赎,小李斐和小庄树约定在平原上放的那把火,是李斐心中的希望。火没有放成,李斐成为逃犯,剧中的李斐最后被击毙在小船上,没有得到救赎。她以为庄树并未赴小时候的那场约,她是带着遗憾死去的。

《平原上的摩西》——劈开山海,让我们逃脱时代,永不分离

剧末最后一个闪回对观众是种安慰,庄树当年去了平原,他因没有看到李斐而大哭,警车从一个哭泣的男孩身边呼啸而过。但这个真相对两个主角来说更加残忍,李斐再也没机会知道真相,庄树也会因为未说真话悔恨终生。在《平原上的摩西》中,当我们顺着李斐的故事重回那个时代,又能否找到一个时代的摩西?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