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科普】眩晕早知道!

图片

所谓头晕,即医学所称眩晕,是由于平衡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种异常的旋转运动感觉,并常伴有平衡功能的丧失。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感觉到的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四周物体的旋转”,或者感觉到“自身的旋转”,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无论在门诊和急诊,眩晕和头晕都是神经科就诊的前十位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调查显示:18-79岁的普通人中,眩晕的患病率是4.9%,一年患病率是1.4%;女性患病率大大高于男性;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是年轻人的3倍。在我国,眩晕的全国标准化患病率是3.4%。

图片

眩晕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伤害,80%的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且88%的眩晕患者会反复发作,并造成心理伤害,为了更加充分的认识此病,对其做如下相关介绍:

(一)前庭系统性眩晕

1. 前庭末梢性眩晕

(1)有耳蜗症状的眩晕

①迷路内病变:如梅尼埃病、迟发型膜迷路积水、突发性耳聋、中耳炎、内耳供血不足等。

②迷路外病变:脑桥小脑角肿瘤(听神经瘤)、颞骨骨折等。

(2)无耳蜗症状的眩晕

①前庭神经炎和前庭神经供血不足。

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包括嵴顶结石症和半规管结石症。

(3)晕动病:晕船、晕车等。

2.前庭中枢性眩晕

(1)血管性

①延髓外侧综合症(PICA阻塞)。

②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50-75%的患者有眩晕症状。

③小脑出血:常以眩晕为首发症状。

(2)非血管性:脑干肿瘤、脑干脑炎、癫痫小发作、颅底结合部畸形(扁平颅底、颈椎融合、寰枢脱位或融合)等。

(二)非前庭性眩晕

1. 眼疾病:青光眼、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

2.本体感觉系统病:脊髓结核、慢性酒精中毒等。

3.全身系统疾病:心血管、脑血管、血液、内分泌及消化系统疾病均可引起眩晕。

4.颈性眩晕:由颈部不同疾病引起的眩晕,因椎动脉受压、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

眩晕的诊断分析

图片

依据病史和临床综合分析:鉴别前庭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是眩晕诊断的前提。

非前庭性眩晕为一种假性眩晕,是全身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贫血、代谢性疾病、眼源性疾病等,表现为头昏、头重脚轻,眼花,或轻度站立不稳,无自身和外景旋转感,很少有恶心、呕吐。如为神经症则可有失眠、头痛、无力等症状。焦虑症、抑郁症可伴有坐立不安、烦躁、恐惧,病前往往有精神刺激因素。客观检查,无神经系统损害体征,脑电图、CT、MRI均未发现异常。

眩晕的治疗

图片

治疗原则:

1.尽可能地找出并治疗其原发疾病;

2.应用使系统兴奋性降低的药物,如氨茶碱及苯海拉明等镇静、止吐药物;

3.破坏内耳迷路;

4.选择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拟肾上腺能药物,或抗组胺类药物。

(一)病因治疗

对病因明确者应予针对性的病因治疗。如感染,应予特异性的抗感染治疗。

(二)发病机制治疗

1. 前庭抑制剂:改变感受器的感受阈及其神经突触的感觉,以镇静剂为主。苯巴比妥、地西泮、达哌啶醇、氯丙嗪以及奋乃静、利眠灵、眠尔通、水化氯醛等。

2. 调节内淋巴水电解质平衡:①限水、盐摄入;②利尿剂。

3. 调整耳蜗血管壁的渗透性,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倍他司汀,氟桂利嗪,尼莫地平;山莨菪碱、2%利多卡因、4%碳酸氢钠、布酚宁、烟酸、妥拉苏林等。

4. 调整本体感觉器官,中枢活动性的药物。

(三)对症治疗

对镇吐的胃复安、吗丁啉,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等。

END

文稿 | 朱祖福

编辑 | 宣传统战科

审核 | 李忠泽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图片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