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五腧穴探隧(很强大)

一、五输穴为何阳经井穴从金穴起,阴经井穴从木起 ?
答: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阴经与阳经的配合次序是不同的,其和临床应用的关系很大,必须熟记,《难经六十六难》说:「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就是说阴经井木,依次为荥火、俞土、经金、合水;阳经井金,依次为荥水、俞木、经火、合土。

五腧穴探隧(很强大)

为甚么五输穴阴经井穴起于木,阳经井穴起于金,有关的文章虽然很多,但似乎都抓不到核心。据我个人研究认为:此乃是从五行之气与质而决定的。木火清扬上升属阳,金水沉重而降属阴,决定了经络的上下走向,也决定了阴经阳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配置。
首先从脏腑所在部位来理解,膈以上为阳,肺心两脏皆在膈上,其经络亦走上,循行于手,与其表里之大肠小肠亦随之走手;脾肝肾皆位于膈下,其经络亦走下,循行于足,与其表里之胃胆膀胱亦随之走足。
其次 从十二经脉的流注来看,根据脏腑经脉十二时辰流注的顺序。始于寅时,终于丑时,每时配合一经,即肺经为寅时,大肠经为卯时,胃为辰时,脾经为巳时,心经为午时,小肠经为未时,膀胱经为申时,肾经为酉时,心包经为戌时,三焦经为亥时,胆经为子时,肝经为丑时。各经当其时为气血盛,过其时为气血衰。各经当其时为气血盛,过其时为气血衰。
将十二经脉的流注时辰置于十二干支盘中,可以看到地支有着这样一种关系 : 寅午戌三合火;亥卯未三合木;巳酉丑三合金;申子辰三合水。则肺 ( 寅 ) 、心 ( 午 ) 、心包 ( 戌 ) 手上三条阴经三合火;三焦 ( 亥 ) 、大肠 ( 卯 ) 、小肠 ( 未 ) 手上三条阳经三合木。由于木火清扬上升属阳,所以其经络走上部走手。脾 ( 巳 ) 、肾 ( 酉 ) 、肝 ( 丑 ) 足部三条阴经三合金;膀胱 ( 申 ) 、胆 ( 子 ) 、胃 ( 辰 ) 足部三条阳经三合水 ( 见下图 ) 。由于金水沉重而降属阴;所以其经络走下部走足。

手足三阴三阳在中医经络循环交济之基本体现即为阴升阳降,这是本于易理之坤卦为地属阴在下,乾卦为天属阳在上,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乃成地天交泰之象,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阴升阳降象征着地天交泰上下交济的天人合一观。试以双腿站立双手上举,则可见足三阴从足至胸,手三阴从胸走手,呈现上升之势;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呈现下降之势。这就充分体现了阴升阳降的精神。由于木火清扬上升,所以上升之阴经五输穴亦必从上升清扬的木火起;金水重浊沉降,所以下降之阳经五输穴亦必从沉重而降的金水起。


又,阴主血,阳主气,心肝(木火)主血,金水(肺肾)主气,阴经从木火起井荥,阳经从金水起井荥,亦与生理合。这样的配置,阴经阳经的穴位不同而且相克,据《难经六十四难》解释意义大致是 : 阴与阳相对,刚与柔相对,阳刚阴柔,金刚木柔,刚柔相济,阴井乙木,阳井庚金。乙庚相合,阴阳相济而不相犯,构成所谓「夫妻」关系。相克而又相合,其余四行,甲己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依此类推。这样的配置,阴阳本身是自生,但彼此之间则相克,虽为相克,但又系相合,实际则克中有生,这其中含有控制论的意义。

二、五输穴之循行方向全为向心性,是何原因 ?

答 :有人认为《灵枢》非一时一人之作,因而有此出入,也有人认为是另一层次运行及时代演进之烙印,个人参考诸多文献认为这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 五腧穴循行与《足臂》学术思想有关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 , 《足臂十一脉灸经》 ( 简称《足臂》 ) 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经络专书,其所记载十一条经脉的循行,皆起于手足之末端而向心胸走行,说明五腧穴理论与《足臂》学术思想有一定联系,有人认为这代表了经脉气血运行的早期学说。
2. 五脏循行理论与《标本》《根结》学说有关 根据《靈樞﹒ 卫气》篇及《灵枢﹒ 根結》篇所言, 十二经脉原气皆「根」于四肢末端(井穴), 「结」在头面、躯干。「本」是经气作用发出的所在,躯干为「标」是经气影响所到的部位,如「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 … 。足阳明根于 … 」其经脉脉气所「根」、「溜」、「注」的部位,与五输穴脉气流注有密切关联,说明四肢末端与头面躯干的特定联系,从而可见五输穴的应用是标本根结的体现。
3. 五输循行与脉气的逆数回还有关(或说系卫气的曲折回还) 《《灵枢﹒ 邪客》說:「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屈,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此篇手太阴之脉的循行,与《灵枢﹒经脉》手太阴之脉的循行方向完全相反,为向心性循行,此段之后又举述了手厥阴心主之脉的内屈、外屈、上入等,亦为向心性,杨上善注说:余之十经依此类推。这段话的意义道出:十二经脉流注言其常,而《灵枢﹒邪客》则言其变,说明了经络学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制约性。

又从此中的「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之条文来看,此系卫气循行之特点, 《灵枢﹒ 邪客》说:「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肢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也。」卫气特性「栗疾滑利」,弥散之力什强,能不受经络约束及制约而扩散至脉外,张隐庵注为「脉中之宗气从心主荥于十二经脉之中…其脉外之气(卫气)亦随本经而曲折于皮肤之间。」因此也可看作是「卫气的曲折回还」 。
4. 五输循行与营气血气出入有关(脉外血气的回流) (1) 血气从气街出与卫合复从井穴回:血气从头、胸、腹、胫四街之气街而出,与卫气相合。復從四肢末端井穴溜注於脈中,张隐庵注曰: 「脉内之血气从气街而出于脉中,脉外之血气从井荥而溜于脉中。」
(2) 营气从络脉出与卫合复从井穴回:张隐庵注《灵枢﹒ 卫气》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内血气从络脉而渗灌于脉外,脉外之血气从络脉而溜注于脉中,外内出入相通也」脉中营气从络脉出而与卫气在肌腠相合,复从四肢末端井穴溜注于脉中。张隐庵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水谷所生之血气从大络出于皮肤,复从五腧注于经脉,故曰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如此看来,五输穴可以说是营卫血气交会出入的部位所在,脉外之气由此循经返回本脏本腑,而呈向心性走向。
5. 另一体系:认为向心性排列自古 ( 内经 ) 即成体系,内经中便有向心性排列 而《甲乙经》对于十二经络的排列,更是全部自肢端向躯干循行,全部为向心性,其后之《千金方》及《铜人》的排列皆宗甲乙经之体例,如此说来自内经而甲乙经,五输穴呈向心性排列可说系针灸的另一体系。至于有人认为灵枢非一时一人之作,因而有此出入,也有人认为是另一层次运行及时代演进之烙印,就不再多加讨论了。

三、五输穴的全息观是指什么 ? 怎样应用 ?

答 : 《灵枢九针十二原》 :「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就是说 : 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在人身的循行流注出入皆与五输穴有关。指出了五输穴与全身的整体关系。《灵枢官能》说 :「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则说了解五输穴的道理才能做好临床。两者都说明了五输穴在整体应用的重要。

五输穴与全身各部的联系,五输穴的五行配置,使五输穴成为一个完整的五行子系统,从而与其他脏腑器官组织等五行子系统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建构成五输穴的全息观, 每条经络的五输穴就是每条经络的全息点,每条经络皆可透过五输穴的不同五行,而 五输穴的全息观除前述之整体观外,尚包括自然观及象数观。
自然观即是五输穴与时间空间的联系,五输穴流注由浅至深的层次及分布的位置决定了空间性,例如井穴对应于头;荥穴对应于面;俞穴对应于颈或腰 ( 一或二级对应 ) ;经穴属火金对应于肺心;合穴属土水对应于脾肾,又凡属木的穴位皆对应于肝胆,本脏或本腑疾病与肝胆相关时即可针刺,又凡属火的穴位皆对应于心小肠,本脏或本腑有疾病与心小肠相关时即可针刺,其他各行依此类推。其对应性也可包括皮脉肉筋骨等五体;属木的穴位可治筋 : 属火的穴位可治血脉等,这个在前几回有关五输穴的空间应用中已谈过,这里就不再多谈。南少林火功推拿导引术提示五输穴的时间性孕育着天人合一的自然思想,穴位的时间应用有急性 ( 如井穴 ) 慢性 ( 如经穴及合穴 ) 时间时甚 ( 如俞穴 ) 四季分刺、四时分刺、子午流注、灵归八法等。
此外还有五行的象数观,包括同气相求、交济 … 等用法,前述之木穴治疗肝胆病及筋病;火穴治疗心小肠病及血脉病,可以说就是象数观的应用,例如震颤的病;抽痛的病;如风般一阵突来的病;都可列入风病的范围,就都可用五行属木的穴位来治。这方面的应用空间更大,应用时间更多,才是五输穴应用的最大内容。在这方面下功夫,治病便能更灵活,效用也就更高。董氏奇穴有很多应用就是根据象数观而发挥的。
四、《 内经》四时分刺法与《难经》四时分刺法不同,各具何理 ?
答:1.内经四时分刺法:其重点是春刺荥,夏刺俞,秋刺合,冬刺井。《灵枢经本输篇》说:「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 (注:夏取之俞为十二经俞穴,冬取之俞为背后俞穴) 。关于如此取穴之理由,「素问水热穴论」解释道:「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本段是说秋天金气肃杀,阳气向内在合,阴湿之邪初盛但尚未深入,此时应针俞穴泻湿,刺合穴泻入内之邪。
「……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本段是说冬天寒水主气,肾气应之,肾主闭藏,阳气内藏阴气上逆,此时应针荥穴实沉阳,刺井穴下阴逆。
又《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也曾提出:「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俞;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所谓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等句,其意义就是说:因五脏主藏,冬行闭藏之令,井是出水的泉源,如同冬季的一阳初生,所以认为凡有内脏的病,以及和冬季的闭藏之气可以相应的,可分别针刺各经的井穴,也就是说各经的井穴,都有开闭通窍的作用。荥,是小水的意思,初出泉源,其气尚微,等同于春季是阳气渐盛的季节一样,五色蕃华,与春季万紫千红的生发之令可以相应。所以把五色、春季、荥穴三者联系起来,认为凡是病变才出现于气色方面(例如:晕针时必然脸面变色,刺心经荥穴特效,即取色应荥的原则)和春季的生发之气可以相应的,当分别针刺各经的荥穴,也就是说,各经的荥穴都有泻热和疏调血行的作用。其它如根据五输穴脉气的由微而盛,由井、荥流注到俞穴、经穴以至合穴的次序,井、荥以下的输穴,可以分别与夏、长夏和秋季相应。這是以五行之氣定治療之穴 。这是以五行之气定治疗之穴 。南少林火功推拿导引术提示这种方法的应用非常简便取穴少,却效果宏速,只要根据病发脏腑或经络,再配合季节,选取该发病经络之五输穴针治,即可达到疗效。
2. 难经四时分刺法:难经第七十四难提及:「经言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这个次序的实用意义,主要还在于「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因为井荥所在部位,肌肉都较浅薄,经合所在部位,肌肉都比较厚,俞则在二者之间。又春夏阳气向外向上,经脉之气多行于肌肤较浅处,秋冬阳气向下,经脉之气多行筋骨较深之处。这是以四季阳气深浅定五输之位,与内经所言并无冲突。
这些都说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与人体的脏腑及五输穴,有联系相关的作用,认为从彼此相应的关系上,可作为针刺取穴的准则。内经除一年有四季刺法外,一日亦可比拟四季按时间针刺,即朝刺荥、午刺俞、夕刺合、夜刺井,例如治疗咳嗽,早上前来可针肺经荥穴鱼际 :中午前来可针肺经俞穴太渊;傍晚前来可针肺经合穴尺泽;深夜前来可针肺经井穴少商,疗效甚好。因此从实用意义来看,内经所言似乎用的更多。
五、井穴位置古今有异,如何定位 ?

答 :《灵枢经》所指出的井穴位置皆在各指趾之端,而《甲乙经》所述各井穴位置与《灵枢经》颇有出入,《甲乙经》除将中冲穴定在中指之端 , 涌泉穴定在足心 ,及大敦穴部位稍有不尽一致之外 , 其他各井穴位置 , 大都定在各经循行指的去爪甲角如韭叶处。自《甲乙经》以后 , 各主要针灸著述皆宗于《甲乙经》之说。而对医经原始之作《灵枢经》上关于井穴的记载 , 却反而不再去研究它。
《灵枢经》认为井穴是经络之气发源的所在 , 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病在脏 , 取之井」。表明井穴是治疗五脏重症的要穴。然而有说井穴气血微少不足使为补泻 ( 见难经第七十三难 ) 者,而提出「当刺井者 , 以荥泻之」 , 「当补井者 , 以合补之」的主张,竟欲弃井穴而不用。一指导引归根术提示这也或许是医家对于井穴的位置认识有其矛盾所致。關於井穴的位置,大至有下列演變 : 关于井穴的位置,大至有下列演变 :
1. 《灵枢经·本输篇》及《灵枢经·经脉篇》井穴皆在指端 :《灵枢经·本输篇》有关井穴位置的记载,除涌泉在足心外,「少商者 , 手大指端内侧也。」「隐白 , 足大指之端内侧也。」这两经加了「内侧」两字。其他井穴位于各经循行指的指端,《灵枢经·经脉篇》条文所述无论经脉所起和经气所出 , 亦皆在指端 , 与《本输篇》记载基本相同。甚至说 ' 肾足少阴之脉 , 起于小指之下 , 邪走足心。' 连肾经亦起于 ( 足小 ) 指端。《灵枢》将多数井穴位置定在指端 , 现在一些针灸家惯用的十宣穴也在指端 , 用于治疗中风闭证或高热惊风等证 . 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 恰恰是 ' 病在脏、取之井 ' 的不谋之合,只是十个穴与十二个穴的区别而已。
2. 在《灵枢经·缪刺篇》关冲及商阳加了「去端如韭叶」,隐白加了「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少商加了「内侧去端如韭 叶」:这里的「端」仍是指端 , 去端仅韭叶之距离 , 是指指端正中 ,即今之「十宣」之位置。「去端如韭叶」五个字在《素问·缪刺论》中用得很普遍。隐白穴少商穴为「大指内侧 , 去端如韭叶」此二穴均提到大指〈趾〉「内侧」之说 , 不同于他穴 , 但仍与《灵枢·本输篇》同。「内侧」应系指「桡侧」 , 这实际上仍应系在指端。

3. 甲乙经中一些穴位已由「端」移至「角」。如关冲、厉兑、大敦、少冲、窍阴、至阴等穴为「去爪甲角如韭 叶」。

4. 唐代时 井穴位置 除中冲涌泉外已全部 由「指 ( 趾 ) 端」移至「爪甲角」,可以说由汉代历经晋代至唐代而逐步定形。
那么 ,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穴位位置变异呢 ? 有人推测认为 , 可能系 1. 同指 ( 趾 ) 二穴 , 需要避让。大敦、隐白皆位于足大趾 , 不可能皆挤在趾端正中 , 于是两个穴分别分布于大趾两边,《甲乙经》增补一少冲穴 , 为心经之井 , 中冲改为心包经之井 , 由于少冲与少泽同位于一指,也不可能皆挤在趾端正中 , 于是少泽穴也就由 ' 小指之端 ' 改到了 ' 去爪甲下一分陷者中 ' 。如此一来 , 连涌泉、中冲就已有四个位于 ' 爪甲角 ', 最后连其他穴也最终移开了指趾端。2. 避刑法之嫌,古有酷刑 , 以竹签刺入指端 , 称为 ' 签爪 ' 。为避免如同刑法而避开穴位。
因而有人认为对于井穴之运用宜有所变通,建议一指一穴者当位于指端,一指二穴者当如现行。其理由为 : 如此较易取穴,剌指端 , 较刺甲旁方便;指端为阴阳之界 , 阴经阳经交合于此 , 若井穴皆在爪甲角 , 岂不阴经之穴亦跑到阳位了。并且认为这是回归《灵枢经》,有利于井穴位置的统一。
这些理由乍看之下有其一定道理。但若从经络循行发展来看,个人认为井穴位置的变异,应系一种进步的过程与结果。一指导引归根术提示灵枢经穴位并不全,《甲乙经》才补足了十二经的五输穴。《灵枢经》井穴原皆位在指端,也就是现在之十宣穴。谓之「阴阳之界 , 阴经阳经交合于此」并不全然合理 , 事实上这些部位皆在白肉部位,距离黑肉有一段距离,仍应属阴面,不能谓之阴阳之界 , 但为什么治疗中风闭证或高热惊风等证 ,有着显著疗效,从对应理论来看,十宣位在指趾顶端刚好对应于头顶,与神志相关,当然治之特效。
现今之井穴位置虽与灵枢经有出入,然而却与十二经络之循行相合,如少商为肺经井穴,手太阴肺经循行于大指内 ( 挠 ) 侧,少商即在「大指内 ( 挠 ) 侧,去爪甲如韭叶 ( 《针灸大成》 ) 」;商阳为大肠经井穴,手阳明大肠经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 ( 《针灸大成》 ) 」,其于各经井穴位置皆与经络循行符合。所谓「去爪甲如韭叶」正是穴位关键所在,即以少商及商阳取穴为例,以指甲直线与底线之转角如韭叶之距离取穴,此一位置适在黑白肉之交会处, 稍一外偏便是白肉, 可以说也就是阴阳之交会处,井穴之特色即是交阴阳,今日之位置不正是与其作用相合吗 ?
六、阳经多一原穴之原因为何?

答:原穴的分布有一特点,即手不过腕,足不过踝,上肢之原穴皆位于腕关节处或腕关节与掌指关节之间;下肢原穴皆位于踝关节处或踝关节与跖趾关节之间,呈现了手不过腕,足不过踝的特点,基本上都分布在手足大小关节周边。

原穴在六阳经中,排列于五输穴的俞穴之后,原穴多居脉气丰盛处,脉气在俞原之处比较盛大,诸脏 ( 阴经 ) 之原恰与俞合,而诸腑 ( 阳经 ) 之原在俞穴之后,为另设之原穴。为什么阳经要另设原穴。《難經.《难经.六十二难》说:「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俞,名曰原」,阳经另加一「原」的原因是因其属「阳」, 阳经一般脉气较阴经为长 。滑伯仁说:「膀胱之俞束骨,过于京骨为原。胆之俞临泣,过于丘墟为原。……大肠之俞三间,过于合谷为原,盖五脏阴经,止以俞为原,六府阳经,既有俞,仍别有原。」也在指阳脉脉气经过俞原一带较长 ,可以说阳经自俞至原此一区带皆可谓之原。而阴经在腕踝以下只有三个穴,阳经则多至五个穴,其中包含一「原」穴。原穴所在之处多较平坦宽阔,阳经由其明显,穴位亦合其义。此处肉多,亦多主气,气多则与脾相应,能补后天。又原穴与三焦原气及肾间动气相应,能补肾补先天,可以说原穴能脾肾双补,先后天并调,所以主治作用特别广泛,疗效亦高,此以在前回 ( 的九回 ) 第五 ( 总六十一 ) 题提过在此,不在多赘。
合穴为何能治疗脏腑之病?
答 :《素問. 四时气》:「邪在腑,取之合。」《素问. 咳论》:“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说明六腑的疾病,临床可取合穴予以治疗。《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治内腑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荥俞治外经,合治内腑。」

这是从五输穴的分布来确定其治疗范围的。这些皆与穴位的空间性及时间作用有关。大意是说荥穴、俞穴适于治疗各经所过的体表和所属经脉病变,合穴则适于治疗体内各自所属六腑的疾病。荥穴和俞穴在肢体远端,部位较浅,经气表浅,所以善治体表(在外之经脉病)及所属五官的病证;而合穴所在部位较荥俞接近躯干,合穴皆在肘膝关节附近,经气最后汇集,如百川的汇合入海〈合,有汇合注入之意〉,故称合,合穴附近肌肉筋束较厚,脉气深大,神经干较为敏感,较易得气。经气较盛,能深入脏腑,故善治脏腑病证。又合穴善治慢性病,中医有「久病入府」之说,因此合穴善治久病慢性病之脏腑病,不同于荥俞之善治外感新病或时间时甚半深半浅之病。新经络公众号提示这些取穴原则,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所谓合治腑病,也包括非神志性之脏病 ( 病在脏者取之井,一般是讲有神志病类的脏病针井穴 ) , 阴经之合穴属水 , 主先天 主原气肾气。能补肾水之不足;阳经之合穴属土 , 主中气脾气,能补脾胃之不足。
又十二经别皆在肘膝以上入走内脏,与五输穴脉气衔接,因此董氏奇穴设在肘膝以上肌肉筋束较厚之大腿部位,与经别也有一定关系。此外十二经别的出入离合补充了十二经脉循环之不足,例如足少阳胆经不行于心,但胆经之经别贯穿心脏,为心与胆通找到了明证。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