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李邦源
导读:王旭高治肝十三法之清金制木。
清金制木
一法日:清金制木。肝火上炎,清之不已,当制肝,乃清金以制木火之亢逆也,如沙参、麦冬、石斛、枇杷叶、天冬、玉竹、石决明。
呛咳,这种特殊的咳.
内伤所导致,其典型症状是:患者在完全不能预知的情况下,突觉气上冲于咽喉,此时或咽痒,或咽不痒,但必然继发连续性干咳,或有痰亦少,一阵咳声可达7-8次以上,急促而短,呈阵发性,咳几阵后可自然停止,过一段时间又重复发咳如前。病人主诉像吃饭喝水,不小心呛了一样,因此谓之“呛咳”。
对于此种疾病,各种宣肺化痰、清热化痰、养阴化痰、降气化痰均无效果,病情常迁延不愈,患者深以为苦。本病临床并非少见,故此详述证治如下。
其主症是:①呛咳,症如上述;②咽干,尤以夜间与晨起为甚;③心烦。
治法:清金制木,以自拟呛咳饮。
呛咳,这种特殊的咳..
方剂组成:桑叶、沙参、麦冬、玉竹、百合、杏仁、桔梗、前胡、川贝、枇杷叶、蝉衣、僵蚕、地龙、夏枯草、钩藤、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
每口1剂,水煎服。
效果:上方服1剂后,咽干烦除,呛咳可减一半,再服1-2剂,呛咳即愈,最多不超过7剂。患者服后先觉痰出见多而易于咳出,继则痰渐少而咳止。
典型病案:
(1)王某,男,2岁。1997年8月10日初
诊。
患儿半年来常因感冒而咳嗽、发热,去医院输液1周左右可愈:但平均1月仍发1呛咳,这种特殊的咳..
次,难以根治。本次来诊,家长诉1月前发热、咳嗽,医院诊为肺炎,经住院半月后,肺炎虽愈,但阵发咳嗽至今不止。
刻下见患儿确实时发呛咳,每次连声咳嗽达7次以上。脉弦滑数,舌红少苔。
听其乃干咳,咽中无痰声,予自拟呛咳饮,药量为成人1/2量,4剂,每日1剂,水煎服。
14日复诊,家长诉服1剂后呛咳即未再发,且一咳痰即出来,随之病愈。遂停药未再复发。
(2)杜某,女,41岁,石家庄市炼油厂
职工。2001年8月16日初诊。
串老经党痛时发时止戸20年,6日呛咳,这种特殊的咳..
中旬又发咽痛,并且发热,西医予服抗生素热不退,1周后又出现咳嗽,此后半月
又喘。经住某医院半月后,咽痛与喘虽除,但咳嗽发热未止。
今体温38.5℃。现阵发呛咳,其咳与是否躺卧无关。咽干,夜间及晨起为甚。因咳甚牵引两胁下痛。诉本次发病由于厂方令
其买断工龄而生气所致。病始发仅咽痛,并无喷嚏、流涕症状。治疗至今,已花费
4000余元亦未见效。脉弦数而涩,舌暗红少苔。
予自拟呛咳饮原方,3剂,每日1剂,水煎
服。
二诊:8月19日。呛咳,这种特殊的咳.
服中药后即自行停用抗生素,现体温37.
5℃,已不呛咳,痰已多,且易出。上楼及走路久则气短似喘,仍咽干甚,诉咽喉干涩如锉样,时欲饮水而解其干。服药前大便3日1次,现己正常,每日1次。再予原3剂。
三诊:8月22日。
体温已正常,热退,咳止,气短似喘大减,但夜仍咽干甚。
上方沙参、麦冬、玉竹、百合各增至15克,连服10剂而愈。
按:前面已经说过,王氏清金制木法共3组药物,均具有代表性,临床当随机扩充
运用。呛咳,这种特殊的咳..
第一组药物,可选用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石斛、百合、生地、元参、白芍
等
第二组药物,可选用枇杷叶、川贝、杏仁、桔梗、前胡、苏子、瓜蒌皮等;
第三组药物,可选用石决明、生牡蛎、珍珠母、鳖甲、蝉衣、僵蚕、地龙、夏枯草、钩藤等。
在此基础上,
理气可用乌药、青皮、川棟子等;活血可用丹参、郁金、延胡索、赤芍、乳香、没药等;安神可用枣仁、远志、夜交藤、柏子仁等;制酸,可用瓦楞子、乌贼骨、海蛤壳等。
只要紧紧抓住3项核心组成内容,再随症
加减,一般都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下一篇
竹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