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正文

《新生万物》走进瓷胎竹编发源地,杨澜编竹感叹“眼睛都花了”

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

瓷胎竹编是成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清代的它有着“东方艺术之花”的美誉。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今晚将在江苏卫视播出的《新生万物》中,杨澜将与单霁翔一同去往“天府南来第一州”四川邛崃,走近非遗传承人,探访体验瓷胎竹编这项非遗技艺。

作为新生学徒团,杨澜和单霁翔的这次非遗之旅始于150米的竹海高空。在全透明的仙侣揽月桥上,两人俯瞰了川西的十万亩竹海,也领略了蜀地生活的诗情画意。

与设计师王猛涛、黑一烊的汇合是在一片茂密的竹林,在这里,瓷胎竹编市级非遗传承人罗荣成和他的儿子罗勇告诉大家,制作竹丝要学会选竹,竹子要选生长了两到三年的年轻慈竹。没想到,在“听声辨竹”环节中,单霁翔光靠敲竹声便几次猜对了竹子的年龄,这让杨澜大呼“天才被埋没”。

《新生万物》走进瓷胎竹编发源地,杨澜编竹感叹“眼睛都花了”

如果说罗荣成让观众了解了竹丝的来之不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游伟则让他们懂得了竹丝韧性的重要。

挑三压三盘底,挑一压一穿线,依胎成型,不结实的竹丝很难实现这些过程。在游伟的教学下,杨澜也成功编出了作品。“有点沾沾自喜的感觉。”她边骄傲展示自己的成果边说。

而要将竹丝做成瓷胎竹编,手上功夫是关键,动脑花心思也必不可少。

在蒲江刘氏竹编体验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嘉峰也表达出这样的观点:“要动脑筋,不断地判断。”

据悉,巧夺天工的瓷胎竹编技艺并非仅靠机械化地手工练习便可做成,顶尖的瓷胎竹编作品更需要匠人的智慧与用心。见识了刘大师竹编字画长卷《文姬归汉图》和《天伦之乐》这样级别的作品后,杨澜在手作时感受到了一丝吃力,感叹“眼睛都花了”。

《新生万物》走进瓷胎竹编发源地,杨澜编竹感叹“眼睛都花了”

本集节目中,如何更好地在生活中应用非遗也得到了形象的解答。在平乐古镇,单霁翔遇见了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刘卫兵,两人乘直升机俯瞰十万竹海的川西林盘。竹海中,林、田、水、院交织的林盘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人与自然共同打造了一片壮丽景观。刘卫兵告诉单霁翔,竹建筑现在被逐渐重视起来,因为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本土建筑材料。

而设计师王猛涛也注意到了竹的环保属性,他将瓷胎竹编中原本的竹胎换成竹炭陶,又把刮青时留下的竹皮作为包装盒里的缓冲材料。这究竟是一款怎样的设计?又是怎样的产品能够作为代表中国的伴手礼?

据悉,大型非遗焕新纪实节目《新生万物》每周五晚在江苏卫视播出。

(图片由江苏卫视官方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