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经方方证浅解(十三)麻仁丸方证浅解

经方方证浅解(十三)


麻仁丸方证浅解

原文: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则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涩数相抟,大便因硬,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芍药120克,麻仁100克,杏仁90克,大黄240克,枳实120克,厚朴60克。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
方证浅解:
麻仁丸之病理。趺阳脉在足背,为胃脉之根,脉浮而数则胃热甚(胃气强)可知也,胃热则汗而小便皆多,汗与小便多则体内津液因之而少,故脉又可见涩象,故曰涩则小便数也。其言涩数相抟者,即言此二种脉象相合之意(抟者,合也,原文作“搏”,搏者,击也,文义不符也,上段之“浮芤相抟“,原文亦作“搏”,皆误)。又其言脾约者,盖胃气过强,脾难以发挥其运化津液之功,即脾功能受约制,故曰脾约也。盖胃功能过亢,胃肠中之津液皆被其蒸入三焦之中而为之汗与小溲,故见小便数而汗多,排便时更是大汗淋漓。脾功能受制则无法运化津液至身体各处,肠中因津少而燥结,故见大便难也,然其人大便不甚干唯难以排出而已。临床见大便干结,甚则干如羊屎,但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不见潮热、谵语、腹满痛等全身毒热内盛症状,但见小便量多,即可用之。
麻仁丸之药理。该方用麻仁质润多脂以润肠;杏仁肃降肺气、通调水道使津液入肠,其仁多脂又能润肠也;芍药滋脾和里、活肠静脉之血运以通便,更用大黄、枳实抑胃功能之亢进兼攻下通便,厚朴放宽肠壁使便得下(此即小承气汤之义),蜂蜜润燥滑肠,诸药合用,自然药到胃气平而便解。临床用加白术、莱菔子之属用之。
古人之所脾气者,乃指津液运化之功能也,脾气受约,可致便秘;同样,脾气虚而不能运化津液入肠,同样可致便秘,此所以重用白术、莱菔子之属能治便秘之理也,盖白术、莱菔子皆善活水运之药,肠部水运得活,自然液足而蠕动正常,燥便得润且肠正常蠕动自然便秘得解也。又莱菔子一药,以其善人体之水运,故外用能治湿疹、口疮,内用能消胀消食通便下气、能去痰涎、止崩漏也。白术之功与莱菔子大致相近,其原理为二者皆善活人体水运故也。

大黄甘草汤方证浅解
原文: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大黄30克,甘草8克。
方证浅解:
大黄甘草汤之病理与药理。本方之病理为肠热而燥屎积于其中,饮食不得下而反上逆而呕吐,故食已即吐也,因其为肠热燥结,故又可见大便不通、烦燥、面赤、腹中胀满、舌苔黄厚等证。其药用大黄清肠热、逐积滞,用甘草安肠补液也。
王修善老中医运用此方时,常合四物汤用之,即所谓寓攻于补之意。并谓食已即吐与反胃,虽均系吃甚吐甚,但证有寒热之别,吐有迟早之分为世,不可一概论治。

厚朴三物汤方证浅解

原文: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厚朴40克,大黄20克,枳实20克。
方证浅解:
厚朴三物汤之病理与药理。本方所主者,为肠闭不行。肠中燥屎与矢气皆结,且矢气多而闭于肠中不得出,故其人自觉腹部胀痛不已,有便意而大便与矢气皆不得出,若矢气稍得出则觉较为舒服也,是以方中重用厚朴以宽肠壁、助肠之蠕动,更助之以枳实、大黄,攻下逐便,则矢气与大便皆出而病可愈也(此三药皆能助肠之蠕动)。其与小承气汤相比,彼为燥屎多而矢气少,此则为矢气多而燥屎少也,因肠不能蠕动而矢气与大便闭于其中,故谓之肠闭也。

蜜导煎方证浅解
原文: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通之,以蜜七合内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内,以手急抱,欲大便时去之。
又若土瓜根及大猪胆,皆可为导,以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倾,当大便出。
方证浅解:
猪胆汁导方之病理与药理。其病理,阳明热盛,热逼津越,其人或见多汗,或见小便数,若其人见自汗,又小便自利,故知其为津液内竭,虽有大便燥结之证,却不可用硝黄攻之,若用硝黄攻之,以硝黄能吸收大量水分至肠以泻大便,泻之更伤其津而见亡阴失水,故曰虽硬不可攻之。其药理,本节所言之法,相当于今之用开塞露也,若用开塞露之力不逮,则可遵上法用猪胆汁和醋,以开塞露之容器吸之,注入于直肠之中,不久则便出也,又人不大便既久,又不下利清水,其燥尿结于直肠之中,与肠壁黏合甚切,愈结愈不能下,其用猪胆汁者,以其善润肠也,用醋者,以其善刺激肠壁,促进其蠕动也。此承气汤证之外治法也。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