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扁鹊镜经》解读研讨版(6)-脉息4

居下馆.

居下如土,生命芳华

脉针密码:

和你一起,寻找能点亮生命的那一盏灯。栏主:姚志军,寻灯人,居下馆馆主。

一、脉息(4)原文段落4:齐襄王问于扁鹊:脉息高下,可得闻乎?扁鹊曰:明其息者,知其脉行之度也。人气之行也,荣卫之由行焉。气之所处,荣卫之所舍也;居处相察,溪谷之所舍也;皆出入相司之会焉1。交会之气者,司舍之音;交通之位者,司舍之律;合之乃舍之息,音律乃舍之动,荣卫乃舍之气也。舍者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也。故脉息者,经络流注之节、气息音声之奏、经气往来逆顺也。视喘息、听音声而知病所苦,按尺寸、明经络而知病所生,观规矩权衡以知病所主,别阴阳揆度以明善恶殊贯矣2。至数极而道不惑者,谓之明也。明于经隧,呼吸开阖敷布出入,治节之气知焉;明于调气,荣卫气血经络隆起,内外之处知焉;明于音律,声息往来气交节会,脉息之度知焉;明于逆顺,清浊浮沉聚散滑涩,揆度之机知焉3。故黄帝谓曰: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清浊肥瘦也;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邪正浅深也;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所禀厚薄也;闻其声,知其脉,命曰圣,往来逆顺也;察其音,知其息,命曰巧,别其盛衰也。神圣工巧明,医道大业焉。

直译:

齐襄王问扁鹊:能否跟我说下脉息的要点?扁鹊说:明晰脉息,是为了知道经脉行走的偏差。脉气的行走,对应的就是荣卫气的行走。脉气所处的位置就是荣卫气所居舍的位置,它们之间互相参照互相呼应,反映的都是大小穴位的位置以及荣卫气出入的状况。经脉气交点上的气量与寸口脉上会通点的气量互相参照对应的,就是舍之音;气交和会通的出入往来所互相呼应的,就是舍之律;两者相合就是舍之息,音律是荣卫气在舍内脉动的体现,荣卫就是舍内所行走的气。所谓的舍就是各类大小穴位及其之间通道的分类,用于行走荣卫之气,并与肺部吸入之气相会合。所以,脉息的重点是:经络流注的节点,气息音声的节奏,经脉之气的往来逆顺。观察病人的喘息、听闻他的呼吸声,可以知道他的症状所在。把按寸口脉、了解经脉走向就能知道这个症状的病因。与标准对比就能知道这个病因的源头。分阴阳诊断而知道疾病的性质及其分类。掌握及其精深微妙的道理而没有感到困惑的是为明:明经隧,就是精确掌握了随着呼吸的开合,经隧的出入及分布,从而也就掌握了那分布人体各处大大小小位置的气;明调气,就是通过掌握充满荣卫气血的经络的隆起状况,就能知道气是在内还是在外;明音律,就是通过脉气的往来出入及流注节点,而掌握脉气行走的偏差;明逆顺,就是通过清浊浮沉聚散滑涩,就能判断经络的堵塞。因此黄帝告诉我们说:望人外形而知其病,称为明,重点在于清浊肥瘦;把脉而知病,称为神,重点在于正邪气所居位置的浅深,;问诊而知其病处,称为工;重点在于病人喜欢什么和害怕什么;听声而知脉,称为圣,重点在于经脉往来的逆顺;辨音而息,称为巧,重点在于辨别盛衰虚实。神圣工巧明,是医道最高深的学问。注释:

1、“居处相察,出入相司”:出自先秦典籍《鹖冠子·王鈇》:“扁为之长。十扁为乡,乡置师。五乡为县,县有啬夫治焉。十县为郡,有大夫守焉。命曰官属。郡大夫退修或皆作循其属县,啬夫退修其乡,乡师退修其扁,扁长退修其里,里有司退修其伍,伍长退修其家。事相厈正,居处相察,出入相司。”讲的是一种理想的体制,高一级别的行政长官退休后回到低一级别的区域居住。这样当政的长官与退休的长官就能形成一种互相监督的关系。在此处就用于比喻寸口脉与经脉之间的对应呼应关系。2、“明善恶殊贯”: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类似表达:“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帝曰:三品何谓?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殊之意为不同,贯之意为一样,“明善恶殊贯”就是根据毒性的不同等级来分类为上下三品。引申的意思就是根据某些特点进行分类。3、”揆度之机”:这里的机实际上可以直接译为经络的逆顺,《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云:“粗守关、上守机。。。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而经络逆顺的原点在于经络的堵塞,所以直译的行文上为了不和前面的逆顺重复,就译为堵塞。解读:

这段没什么好解读的,原文已经说了十分的详细和清楚,把脉的要点在哪里,把脉是用来诊断什么,都说得十分清楚。黄帝说的“神圣工巧明”五个医道核心,其中“神圣巧”说的其实都是把脉,把脉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这三个核心与前端的内容一一对应,可仔细阅读。这些内容在后面相关章节都会有更进一步的体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段最后一句“明于逆顺,清浊浮沉聚散滑涩,揆度之机知焉”,其中的“清浊浮沉聚散滑涩”作为脉法的常用指标,在《扁鹊镜经》八个章节中很少提及,说明本书还并不能说是包含了扁鹊脉法的所有,在相关的应用技法上还是有很多缺漏。此点虽然遗憾,但并不能掩盖本书在脉法理论上的广博和系统,特别是音律在脉法上的应用更是可以給到我们很多启示。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